心脏病:狗和猫的心律失常与传导异常(四)
Mark D. Kittleson兽医师,博士,加州大学
维斯分校心脏病学/医学和流行病学系,2023 年 1 月审查/修订
星康动物医疗 编译
动物抗心律失常药
抗心律失常治疗的详细讨论详见其他专题。大多数抗心律失常药物用于抑制异位的过早去极化(例如,房性和室性早搏、房性和室性心动过速)或减慢患有房扑或房颤的动物的心室率。许多抗心律失常药物在人体医学中正被自动植入式除颤器所取代,因此这些药物的生产正在减少。一些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负性肌力作用,可能会加重现有的充血性心力衰竭(CHF);这种情况最有可能发生在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和使用索他洛尔时。
房颤是最常见的需要治疗的心动过速之一;如果在临床中心室率高于160次/分钟,必须降低至≤160次/分钟。在实验情况下,以≥180次/分钟的速度调节狗的心脏会导致严重到足以引起CHF的心肌衰竭。因此,保持这么高的速度会导致进一步的心脏病和失代偿。目标心率存在争议,但在Holter监测(提供24小时动态心电图)下平均心率<125次/分钟是一个不错的目标。给予地尔硫卓(狗:地尔硫卓速释 [0.5–2.0 mg/kg,口服,每8小时] 或地尔硫卓缓释 [XR,3–5 mg/kg,口服,每12小时];猫:地尔硫卓速释 [3.75–7.5 mg/只猫,口服,每8小时],地尔硫卓控释 [CD,30–45 mg/只猫,口服,每24小时] 或地尔硫卓缓释 [XR,30–60 mg/只猫,口服,每12小时])或地尔硫卓和地高辛(0.003 mg/kg,口服,每12小时)的组合通常是控制患有房颤的狗的心室率的首选方法。也可以使用低剂量的β受体阻滞剂,如阿替洛尔(狗:0.2–1 mg/kg,口服,每12–24小时;猫:2–3 mg/kg 或 5–12.5 mg/只猫,口服,每12–24小时)代替地尔硫卓;然而,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不常见。
室性心动过速可能会恶化为室颤并导致猝死。患有快速室性心动过速(>250次/分钟)或伴有严重基础心脏病的狗最容易因室性心动过速而猝死。在患有ARVC的拳师犬中,给予索他洛尔(0.5–3 mg/kg,口服,每12小时;通常为80 mg/只狗,口服,每12小时)或美西律(5–8 mg/kg,口服,每8小时)与阿替洛尔(0.5–1 mg/kg,口服,每12小时)或索他洛尔的组合可以有效减少或更常见地停止因室性心动过速引起的晕厥,并减少猝死的发生。此外,患有扩张型心肌病的杜宾犬通常会因为室性心动过速而突然死亡。在用索他洛尔治疗患有扩张型心肌病的患者时需要谨慎,因为这种药物的负性肌力作用可能会使狗进入心力衰竭或使现有的心力衰竭恶化。因此,在这些情况下,剂量必须从低开始,并小心地逐步增加,同时给予匹莫本丹。胺碘酮(负荷剂量:8–10 mg/kg,口服,每12小时,持续7–10天;维持剂量:4–6 mg/kg,口服,每24小时)是预防猝死的另一种治疗选择,但它具有频繁的不良反应。杜宾犬似乎特别容易受到胺碘酮的肝毒性影响。
患有慢性心动过缓性心律失常的动物,如房室传导阻滞(高阶二度或三度阻滞)或病态窦房结综合症,通常表现为虚弱、间歇性虚弱/崩溃和晕厥。起搏器植入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如果起搏器植入不可行,可以给予抗胆碱能药物、磷酸二酯酶(PDE)抑制剂或拟交感神经药物。
丙胺太林是一种温和抗胆碱能药物,剂量如下:狗:0.25–1 mg/kg,口服,每8–12小时;猫:0.8–1.6 mg/kg或7.5 mg/只猫,口服,每8–12小时,最多3天。阿托品的注射剂型可以口服给药,但必须以10:1的比例用玉米糖浆稀释,剂量为0.04 mg/kg,口服,每6–8小时。副作用包括瞳孔散大、黏膜干燥、心动过速和胃肠停滞。
茶碱是一种非选择性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具有温和的正性变时作用。可以给予缓释片剂或胶囊,剂量为10 mg/kg,口服,每12小时;考虑进行监测。如果没有出现不良反应且未达到预期的临床效果,狗的剂量可以增加到15 mg/kg,口服,每12小时,同时监测不良反应;猫则为20 mg/kg,口服,每24–48小时。副作用可能包括烦躁、兴奋、心动过速或胃肠不适。
特布他林是一种β-激动剂,具有更强的正性变时作用;然而,其副作用与茶碱相似。剂量为1.25–5 mg/狗(不是每公斤),口服,每8小时;猫为0.625 mg/只猫,口服,每12小时。
对于由于高阶二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引起的临床重要的心动过缓,口服治疗通常不成功,尽管整体临床症状在某些动物中可能有所改善。病态窦房结综合症更容易接受药物治疗。